近段时间,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人气突然颇为旺盛。原本残留伤疤的树木,经过管理方的艺术改造后焕发一新,之前的枯干裂痕倏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亮丽风景线,引得不少市民前来观摩。
仅西安而言,在公共开放空间进行艺术创作并非首次,东郊的纺织城,西郊的旧厂房,早已存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案例。但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树木艺术创作持续得到舆论关注,除了枯树作画的新鲜外,重要的原因,当属艺术文化的公共性,市民均能免票与艺术零距离接触。
经济加速转型期,公众对艺术文化的追求也日益高涨,但高票价、高门槛给艺术划上的消费分割线,让人望尘莫及。实际上,艺术走出高贵狭小的殿堂,和大众亲密融合,就能获得更多掌声。曲江树画艺术仅仅是小额投资,便能以清新靓丽而瞬间征服市民心扉,尽管并非名家名作,但老百姓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免费的艺术“甜品”,赢得广泛好评也是意料之中。
同时,城市越来越雷同,如果排除饮食、方言等元素外,你很难一眼将不同地方加以区分。但若将艺术种进城市里,城市就能成为风格迥异的庞然艺术馆。每个城市自形成以来,均沉淀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特性,如能合理开发利用,浇铸上与城市历史文化相符的公共艺术产品,城市便可成为多姿多彩的特色城郭。
枯树作画受捧说明,城市需要更多的公共文化艺术品。一来,让市民有美的享受,二来,让城市有独特的味道。